html { background-image: url(/style/images/bg-rep-03.png); } 新规实施!土方回填无需压实!-行业新闻-北京消防改造维修安装_消防设备检测维修_气体灭火安装施工_北京消防工程安装公司

行业新闻

新规实施!土方回填无需压实!

最新规程!《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》T/CUWA40055-2023发布实施,这是继流态固化土在基坑肥槽回填领域《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标准》T/CECS 1037-2022已广泛应用之后,在排水、给水、电力、燃气等管道沟槽回填领域也有了明确的规范依据。


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规程


土方回填质量通病


土方回填传统方式,对于肥槽、空洞、房心、管沟等狭小部位难以施工,经常会遇到管线区域难填塞、狭窄区域难压实、回填不实易沉降等问题,容易造成质量通病:

image.png
image.png


以管道沟槽回填为例,一直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和质量通病,主要是密实度难以达标:根据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50268,采用符合要求的原土或砂石回填时,必须分层压实,而且压实度要达到95%以上,这在施工现场是很难完成的指标,而且需要较大的成本及时间投入。

image.png
传统回填分层压实度要求≥95%

image.png
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压实度要求


近年来,全国各地频繁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,几乎都发生在管道沟槽回填区域,暴露了传统回填方式严重的质量问题,土方及砂石为离散颗粒材料,如未压实,容易导致管道特别是接口受损,泥沙随同地下水渗入管道,持续的水土流失最终掏空管周土壤,造成地面塌陷。


image.pngimage.png

传统回填方式导致地面沉降塌陷

土方回填新技术


在这样的背景下,取代传统回填方式的新技术来了:自密实回填材料——流态固化土,无需夯实自密实,胶凝固化包裹管道并形成一定强度,不透水不离散,真正实现了“管土一体”,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,更是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。


image.png


流态固化土,直接利用工程弃土或泥浆,按照设计配比加入固化剂和水,搅拌形成具有大流态、自密实的流态土,狭小空间回填施工中,无需人工干预,自动流淌填充内部空间,固化成型达到一定强度,密实不沉降。


基坑肥槽回填


特别是对于管沟回填,柔性回填自密实特性,既不会在施工中破坏到管线,而且实现“管土一体”,日后也不会因为沉降造成管线断裂等问题。

image.png

管道沟槽回填


流态固化土不仅适用于基坑肥槽、各类排水管道和相应检查井的沟槽回填,而且其它管道如给水、电力、燃气管道等的沟槽回填,同样可依据《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》T/CUWA40055-2023的标准,自密实回填材料——流态固化土在管道沟槽回填的关键指标:

  • 坍落扩展度:500~600mm;

  • 重度:15~20kN/m³;

  •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:0.4~2.0MPa;

  • 3d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:≥0.2MPa;

  • 泌水率:≤5%。


image.png

沟槽回填


流态固化土,直接利用工程所在地土方或泥浆进行制备,固化剂也可充分利用当地工业固废资源,多种搅拌设备和生产方式可选,施工工艺比较灵活,因地制宜实现降本增效。

施工工艺流程示意


简单来说,相对于传统砂石回填,流态固化土在施工及性能方面都是全面提升:


  • 施工方面“分层需夯实”变“浇筑自密实”;

  • 性能方面“离散易流失”变“固结不流失”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对于采用钢板桩支护的管道沟槽,如果采用砂土回填,即便分层夯实密实度达到要求,拔出钢板桩后的空隙势必又会影响密实度,而采用流态固化土回填,初凝后不会离散,也消除了拔桩带来的影响。


image.png

钢板桩支护的沟槽回填现场


目前,流态固化土已在基坑肥槽、管道沟槽、市政管廊及地下空洞等低强度填筑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优势,将和混凝土和砂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,其核心材料——固化剂,采用多源固废协同和激发改性,固化机理是富含活性Al2O3和SiO2地聚物在激发剂作用下,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铝酸盐凝胶,大部分与土粒包裹胶结硬化,小部分还可膨胀填充土粒孔隙。






以上内容是北京智淼消防工程改造公司发布,剽窃一律删除。http://www.zhxfcp.com/

北京消防工程公司拥有专业的安装团队及一级消防施工资质;从事消防器材工程设计、安装、改造、维修、检测,欢迎来电咨询,咨询热线:18910580194,北京消防改造安装网址:http://www.zhxfcp.com/

Copyright © 2008-2019 WWW.ZHXFCP.COM 北京消防改造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 (XML / TXT

ICP备案证书号:苏ICP备19022074号-22 

苏公网安备320581020021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