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规程!《排水管道工程自密实回填材料应用技术规程》T/CUWA40055-2023发布实施,这是继流态固化土在基坑肥槽回填领域《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标准》T/CECS 1037-2022已广泛应用之后,在排水、给水、电力、燃气等管道沟槽回填领域也有了明确的规范依据。
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规程
土方回填质量通病


以管道沟槽回填为例,一直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和质量通病,主要是密实度难以达标:根据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50268,采用符合要求的原土或砂石回填时,必须分层压实,而且压实度要达到95%以上,这在施工现场是很难完成的指标,而且需要较大的成本及时间投入。
近年来,全国各地频繁发生的地面塌陷事故,几乎都发生在管道沟槽回填区域,暴露了传统回填方式严重的质量问题,土方及砂石为离散颗粒材料,如未压实,容易导致管道特别是接口受损,泥沙随同地下水渗入管道,持续的水土流失最终掏空管周土壤,造成地面塌陷。
传统回填方式导致地面沉降塌陷 土方回填新技术
在这样的背景下,取代传统回填方式的新技术来了:自密实回填材料——流态固化土,无需夯实自密实,胶凝固化包裹管道并形成一定强度,不透水不离散,真正实现了“管土一体”,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,更是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。
基坑肥槽回填 管道沟槽回填 坍落扩展度:500~600mm; 重度:15~20kN/m³;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:0.4~2.0MPa; 3d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:≥0.2MPa; 泌水率:≤5%。 沟槽回填 施工工艺流程示意 简单来说,相对于传统砂石回填,流态固化土在施工及性能方面都是全面提升: 施工方面“分层需夯实”变“浇筑自密实”; 性能方面“离散易流失”变“固结不流失”。 值得一提的是,对于采用钢板桩支护的管道沟槽,如果采用砂土回填,即便分层夯实密实度达到要求,拔出钢板桩后的空隙势必又会影响密实度,而采用流态固化土回填,初凝后不会离散,也消除了拔桩带来的影响。 钢板桩支护的沟槽回填现场